藥物控制到切除之間的新選擇: 熱消融肌瘤、肌腺症藥物控制到切除之間的新選擇: 熱消融肌瘤、肌腺症

 

相關治療之比較 

另參考    因應不同位置,切除肌瘤或消融肌瘤之選擇

 

 

肌瘤、腺瘤切除
或子宮切除

 

腹腔鏡微波針消融

直接可目視微波針直接插入腫瘤
(體內消融)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消融

( 海扶)
由體外投射超音波熱能
(體外消融) 

手術時間

中 (消融時間較久)

傷口

1.傳統剖腹手術
2. 微創手術
經陰道直接切除
子宮鏡
單孔或多孔腹腔鏡
(包含達文西)
陰道自然孔腹腔鏡

超微創
單孔 標準經腹部的腹腔鏡
多孔: 若合併處理其它疾病)

特殊位置也有經陰道自然孔道搭配超音波影像導引,腹部無傷口。

無創 (腹部無傷口)

 

 

化驗是良性惡性

可確認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微波針消融及海扶均沒有檢體無法確認,消融前會抽血及掃描排除惡性的可能,但並非百分之百,

應用範圍

適用於所有位置的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

微波針消融適用於大部分位置的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
一般建議小於10公分

較大可先停經針GnRha縮小再消融

 

海扶則較受位置限制
一般可以做到7-8公分以下的腫瘤、極限約15cm

較大可先停經針GnRha縮小再消融
或多次治療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

舒眠麻醉

手術風險併發症

依不同術式而不同

出血、感染、周圍器官傷害、沾黏

微波針消融腹腔鏡風險低

海扶無腹腔鏡或開刀的風險

熱傷害

無熱傷害

(最低)

微波針消融無肚皮燙傷風險、精準定位打擊、腹腔鏡可隔開週圍組織減少熱傷害(如右列)。

(較低)

海扶有肚皮燙傷風險

消融區域週圍器官組織之熱傷害、包括卵巢輸卵管、肌肉層、內膜層、腸道、膀胱神經、神經燒傷...的風險。

疾病症狀改善速度

快速

慢 ( 3-12月不等)

慢 ( 3-12月不等)

術後住院時間

3-5 天

1-2天

1-2天

出院後休養時間

傳統 2-3週
微創手術1-2週

3-5天

3-5天

可處理其它疾病


無生育計畫者,另可加子宮動脈結紮,效果類似子宮動脈栓塞術,強化縮小,降低復發及新生肌瘤

無法

沾黏

腫瘤越多越大、子宮或腹部傷口越多越大機會越高

與手術技術、患者體質亦有關

兩者沾黏機會均極低

腫瘤變化

切掉就不見

約 10% 無明顯效果
提醒效果不佳者,之後做肌瘤切除時子宮修補的傷口較易發生癒合不良,因為這些肌肉層或多或少有些熱傷害。

有明顯反應者
3個月體積縮小40-50 %、1年 體積縮小80-90 % 
說明: 體積計算是3次方。若10cm 變成5cm . 體積則縮小87.5%
吞噬細胞需時間將破壞的瘤吸收代謝,腫瘤體積才會逐漸縮小、身體免疫力好才更能吸收。
微波效果較海扶略佳 ( 分析因素如下)

 

 

微波
1.不受腫瘤血流影響
2.直接插針腫瘤、能量直入
3.腫瘤位置較不受限
4. 超音波與腹腔鏡導引,定位比海扶清楚,更能知道消融是否完整。

多發小或深層的病灶也不易處理
沒有正常肌肉層包覆、鈣化腫瘤效果也不佳

 

 

 

海扶 消融效果不佳因素
1.腫瘤血流旺盛時會帶走消融溫度
2.能量投射路徑上有阻礙:
   腹壁有疤、腹腔內有沾黏
3.位置不佳、距離較遠: 子宮後壁、下方或多發小或深層的病灶
4. 腫瘤鈣化
5.沒有正常肌肉層包覆:
消融過的腫瘤是要靠週圍正常肌肉層吸收,粘膜下或子宮表面根蒂肌瘤,沒有正常肌肉層包覆消融吸收縮小效果差。

復發

切掉就沒有復發。

其它正常肌肉未來仍有30-40%新生肌瘤

原消融縮小的腫瘤有10%復發長大,且其它正常肌肉未來仍有30-40%新生肌瘤

 

費用

可健保身分住院

若僅單純執行微波消融,全自費身分住院手術   15-20萬

若合併其他疾病治療,可健保身分住院

微波治療項目額外計費 8- 10萬上下

海扶全自費身分住院手術 30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yen 的頭像
    dryen

    Dr.Yen 鄢源貴醫師醫療服務站(即日起本網站留言不再回覆,請轉至FB留私訊)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