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子宮切除術是僅次於剖腹產最常被施行的手術,子宮無用論加上子宮生殖系統的病痛是主要的原因。近來大眾關心國內子宮切除手術是否過於浮濫,讓女性受到不必要的的傷害。事實上只有當手術的好處明顯的會超過對身體的負擔及功能的損失時,才適於接受手術。子宮是孕育胎兒的所在,而卵巢才是女性內分泌的器官,在完成生育後,子宮雖有週期性的月經,卻沒有實際的用處。由於近年醫療水準的進步,目前子宮切除是相當安全的手術,手術後不會影響性生活。若保留卵巢,對女性的內分泌機能也沒有影響。然而不能因手術的安全、痛苦很少,沒有不良後果,就切除子宮。如果沒有清楚的診斷,就不應該接受子宮切除術。過去常是因為症狀而做子宮切除術,而不是為了疾病。流血和疼痛是症狀,當治療的目標是要停止這些症狀時,醫生需要知道在子宮切除術進行以前,在症狀後面的真正問題是什麼。如果有許多其他疾病,那也會使手術更具風險,有時也必須考慮進去,如果病患的生活形態可能會無法讓她自己沒有很好的恢復時間,那也要多加考慮。當建議做子宮切除術時,探究疾病診斷的細節就相當重要,並非所有癌症、肌瘤就一定需要子宮切除術。精確地找到符合這些醫療專業的標準和條件才是真正的關鍵。例如單純因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月經過多症而沒有子宮腫瘤,可以用女性激素來控制。在生理上沒有症狀,在組織上也不會轉變成惡性的良性腫瘤就可以繼續觀察,例如很小的肌瘤,可能在停經後萎縮而消失,不妨隔幾個月追查一次而不必忙著開刀
為挽救生命而做的子宮切除術,主要是產科合併症,例如子宮破裂、胎盤植入子宮壁甚至造成穿孔、產後子宮收縮不良而藥物無效的大出血等,但是若有其他有效且較溫和的治療方式時就不應該做子宮切除術。癌症包括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及大部份的卵巢癌等都有作根治性手術的必要,其範圍就不只是單純的子宮切除術了,然而產科合併症與癌症並不是最常見的原因,最常見的適應症包括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5) 人氣()
卵巢囊腫是液體聚集在正常卵巢中,可形成不同類型的囊腫,這是很常見的婦科問題。由於對卵巢癌的恐懼,使得囊腫成為婦女最常擔心的問題之一。囊腫可能導致不舒服而被發現,也有是沒有症狀而是在例行的檢查時發現,還好大多數囊腫會消失不須要任何治療,另外癌症則是較為少見。 本篇介紹年輕女性最常見的良性卵巢腫瘤----皮樣囊腫(畸胎瘤)
大多人聽到卵巢畸胎瘤都是一頭霧水,不禁會問跟懷孕有關嗎?和畸型胚胎有關嗎? 其實它屬卵巢生殖細胞瘤,是因為在胚胎發育時期,有一部份的生殖細胞在移行過程中迷途,這些細胞因不明原因衍生分化而成,包括胎胚的三胚層組織都存在於畸胎瘤內。因含有類似皮膚的構造,所以命名為皮樣囊腫。।它通常有一個很厚的外皮,內含皮膚的附屬物,如汗腺,皮脂腺,神經組織等外胚層成份,氣管支上皮, 消化管粘膜上皮,甲狀腺等內胚層成分,以及軟骨,骨,脂肪組織,平滑肌組織等中胚層成份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8) 人氣()
【前言】
卵巢位於骨盆的深處在子宮的兩旁,主要是製造卵子及女性荷爾蒙。卵巢癌佔臺灣婦科癌症第二位,約十萬分之三點八,僅次於子宮頸癌。一般好發於四十歲至七十歲婦女;其中惡性的生殖細胞腫瘤最容易發生於20歲左右的病人,卵巢上皮細胞癌則主要發生於40歲以上的婦女,但年輕的女性也有可能,它也是最常見的卵巢癌。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
【 前言 】
近年來,癌症已躍居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婦癌占了很大的比例。婦癌的初期大多沒有症狀。近年來,癌症已躍居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婦癌占了很大的比例。在每一百名婦女的一生中,有四人會得到癌症,而其中將近一半得的是婦女特有的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雖然好發在4O∼6O之間,但是二十歲以下的年輕婦女,也常會長卵巢生殖細胞癌及子宮頸癌,有百分之四的陰道癌發生在二十五歲以下。因此,婦女對自己的健康確實不可掉以輕心。雖然目前醫學研究一日千里, 但是對於癌症的治療, 仍有其侷限性. 所以, 早期診斷是不二法門,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還可以獲得很高的治癒率。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
一般女性都怕開刀,但是當運氣不好體內有長腫瘤或因為其他的原因而不得不需要開刀的時候,當然都希望儘量選擇有效,但是較為保守的手術,同時希望手術的傷口能夠越小越好,恢復的時間則能越快越好。近年來快速蓬勃發展的腹腔鏡手術技術,可以輕鬆的達成所有女性對婦科手術這方面的期。
傳統的開腹式手術,一定要開離腫瘤直徑大一倍半以上的刀疤才能夠將腫瘤取出,換句話說,若是您有長一個8公分的肌瘤,有可能需要開一個12~15公分的傷口,醫師才有辦法將肌瘤取出。但現在的腹腔鏡手術,只要在肚子上打3~4個0.5~1公分的小洞,利用特殊的機器將二氧化碳灌入腹腔造成人工氣腹,將腹腔撐開並且以特製的攝影機及特製的手術器械,例如剪刀.夾子.電燒等就可輕鬆將腹內如芒果般大小的腫瘤輕鬆取出,病人住院的時間也從原來的一個禮拜大幅縮短為3天左右就可出院,但腹腔鏡手術也不完全能取代傳統的手術,以下僅就腹腔鏡手術的適應症優缺點及術後需注意事項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0) 人氣()
子宮鏡介紹 連接 子宮鏡冷刀熱刀之選擇
一般女性都怕開刀,但是當運氣不好體內有長腫瘤或因為其他的原因而不得不需要開刀的時候,當然都希望儘量選擇有效,但是較為保守的手術,同時希望手術的傷口能夠越小越好,恢復的時間則能越快越好。近年來快速蓬勃發展的內視鏡手術,可以輕鬆的達成女性對婦科手術這方面的期望。傳統的開腹式手術,傷口大恢復時間較久,目前婦科手術應用較廣的有腹腔鏡手術和子宮鏡手術。
腹腔鏡手術只要在肚子上打3~4個0.5~1公分的小洞,利用特殊的機器將二氧化碳灌入腹腔造成人工氣腹,將腹腔撐開並且以特製的攝影機及特製的手術器械去操作手術。就好像開怪手、吊車在房屋外頭施工整修。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4) 人氣()
子宮肌瘤是婦女最常見的骨盆腔腫瘤,三十五歲以上約三分之一罹患的機會。症狀包括經血過多、疼痛和肌瘤壓迫所造成的頻尿或腹脹。一般沒有症狀並不需要處理,因為其惡性變化的機會低於0.5%。治療包括藥物與手術,藥物大多只是控制症狀,若效果不佳,則需手術治療,包括子宮切除和肌瘤切除術。是否要做手術切除,是根據腫瘤的大小以及是否造成臨床上的症狀來做決定。小而沒有症狀的肌瘤可以定期追查,如果不會長大也不發生新的肌瘤就可以不動手術。大於十四週懷孕大小的肌瘤雖無症狀,我們認為還是手術切除的好。已完成生育的女性可以考慮子宮切除術,沒有完成生育或在心理上不能接受子宮切除可以單純切除肌瘤。靠近更年期的女性常常會因卵巢功能衰退、發生不排卵性的月經,有時出血不定期、量大、時間長,不見得是原有的肌瘤所造成,應當釐清出血是否和腫瘤有關,才能決定手術或藥物治療。性腺釋激素類似物(GnRHa) 藥物注射是抑制卵巢產生雌激素,進入停經的狀態,可使子宮肌瘤萎縮,但效果短暫,停藥後易復發。 近年來在醫療設備和技術的進步,很多手術都有『微創-即輕微創傷』技術的概念,可使用內視鏡和迷你傷口的手術技巧完成過去需要大傷口的手術,提升整體醫療品質。以下就肌瘤切除及子宮切除手術在微創技術的最新進展做介紹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5) 人氣()
『全子宮切除』和【次全子宮切除】最大的差別就是前者必須將子宮體連同子宮頸全部切除,而後者則是切除子宮體但卻保留子宮頸。一直以來『全子宮切除』是婦科醫師操作最多的手術之一,當然台灣的情況也一樣。至於『全子宮切除』最大的優勢,是從此沒有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為子宮頸已合併切除)
手術可以經由腹部傳統或迷你剖腹、或是經陰道 (不需內視鏡輔助, 在子宮脫垂者適用) 、或是腹腔鏡手術,或是經陰道腹腔內視鏡(腹部無痕) 操作方式來完成。至於選擇哪一種途徑或方式,則必須由醫師衡量子宮或腫瘤的大小,患者是否曾接受過其它骨盆腔手術,以及醫師個人熟悉的術式操作,才會有最好的手術成果。
除了子宮過大,或過去手術史,或擔心內膜異位症浸潤骨盆底,或沾黏.,或陰道未生育過以至陰道操作空間狹窄.....等因素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8) 人氣()
最近有許多新類型荷爾蒙補充製劑被發表,特別是強調不增加乳癌的危險。儘管傳統荷爾蒙補充對增加乳癌危險的研究並不是完全清楚,但一般仍認為有可能增加,雖然機會很小,但由於乳癌是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婦女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若是任何新的製劑確定對乳房沒有影響,那將會很理想,也會受到歡迎。這些製劑似乎可以減少這個危險,它們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並成為傳統荷爾蒙補充療法的代替選擇。
目前較受到注意的有選擇性動情素接受器調節劑 (SERMs)和Tibolone (Livial),但是它們真的那麼好嗎?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月經週期的評估
在不孕症檢查中評估排卵的功能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雖然規則的月經週期一般認為有正常的排卵,但也不全然如此。正常的排卵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要許多事情能配合,包括需要適量的荷爾蒙以及必須在適當的時間發生。經常微妙的荷爾蒙不平衡或排卵的異常會導致較差的受孕能力。有一些方法可以評估影響排卵的因素。我們可使用這些技術來評估最初月經週期和排卵問題的所在或者藉以評估監控治療的效果。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前言
正常的月經量很難客觀判斷,一般是以80 c.c.以內為正常,但此計量不實際又麻煩。有時可用較簡單的方式,例如一天要換五塊以上的衛生棉墊,或每一、二個小時就要換一次,就是經血過多的現象,也要知道是否影響到日常生活以判斷情況的嚴重性。正常週期大約是28天,短於21天或長於35天都是不正常。出血時間不應超過一個星期,否則應懷疑有其他造成出血的原因。
不正常出血根據病人的年齡、出血的型式、出血的部位、出血與週期性的關係等有不同的差異性。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1) 人氣()
正常的月經一般說來,21到35天的週期,2到7天的時間,月經量在80毫升以內是正常的。月經是否正常反映著女性的身心健康,不管來的多,來得少,有無規律,日數是否太長或太短,都會困擾每位女性。有時在年輕女性常碰到的是月經為何越來越少,甚至沒有來,擔心是不是懷孕了?還是有什麼問題呢?
月經沒來稱為無月經,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前者指十六歲以後都沒有來過月經,大多是先天性的疾病,較少見也較不易治療。後者是指月經曾來過,但有三個月以上沒來,此大部分是後天性或心理因素,較容易治療。值得一提的是,續發性無月經在發病之前,通常會有一段時間月經量減少的情形發生,事實上就需就醫處理。今就較常見的續發性無月經做一介紹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
很多婦女性交後,常會發生陰道出血的現象,因此常覺得驚慌,其實這情況頗普遍,大多數的情況都很容易解決,女士們不用過份擔憂,但最好還是看醫生以確定原因,因為仍有少數的出血是因為癌症所致。其實性行為出血的位置也不外乎由陰道、子宮頸、子宮內膜所來的,一般問診、內診、超音波多半可以找到原因,當然必要時還要配合抹片、抽血甚至是子宮鏡檢查。
以下介紹個別的原因。
1. 初次性行為後不久:因處女膜破裂傷口尚未完全癒合,再有性行為仍是有可能發生出血的。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9) 人氣()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1) 人氣()
子宮脫垂基本上子宮本體無病變,只是位置因周圍的支撐結構鬆弛,導致下墜。 骨盆腔底的支持韌帶與肌肉維持子宮及膀胱、直腸等都能固定於正常位置,一旦這些支持組織發生鬆弛,則以子宮為主的生殖器及鄰接臟器即漸往陰道內下墜。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1) 人氣()
婦女尿失禁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稱為「應力性尿失禁」,即腹部突然用力如咳嗽、打噴嚏、跑跳、提重物就不自主漏尿,約佔婦女尿失禁百分之七十。

dr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5) 人氣()